上海现在为什么看不到卖淫女,上海扫黄后站街女都去哪了
【文章开始】
最近刷短视频总能看到网友在问,上海现在怎么看不到站街女了?这事儿吧,得从三年前那次严打说起...
街边红灯突然灭了
记得2019年那会儿,半夜路过长寿路还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姑娘。现在可好,连个影子都见不着。警察叔叔的巡逻车倒是多了不少,闪着蓝灯在巷子口转悠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严打。现在年轻人玩得花,都转战到社交软件上去了。探探、陌陌一划拉,比站街效率高多了。但具体这些姑娘转线上后收入怎么样,咱也不敢乱说。
转型还是转行?
有个在派出所上班的老同学偷偷告诉我,现在抓到的都是些"散户"。真正有组织的,早改行做直播带货去了。你说这算产业升级吗?反正她们现在都管自己叫"情感主播"。
但这里面有个特有意思的现象——虽然线下见不着了,可某些会所的小卡片反而变精致了。烫金字体带香味的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婚庆公司广告。这种转型方向,估计连扫黄办的同志都没想到。
执法的"猫鼠游戏"
上个月跟个出租车师傅唠嗑,他说现在拉活都靠老客户微信预约。警察查得严的时候,连出租车都不让在娱乐场所附近停。这倒让我想起个事:现在有些场子专门雇人盯着派出所大门,警车一动他们就发微信群。
不过具体这些场所是怎么躲过一次次突击检查的,这里头的门道恐怕只有业内人士才清楚。据说现在都搞起"会员制"了,没熟人带根本找不着门。
线下的"新马甲"
最近发现个怪事,有些足疗店改名叫"中医理疗中心"了。价格表上写着398元的"经络疏通",实际服务内容嘛...你懂的。这种打擦边球的操作,或许暗示着这个行业正在寻找新的生存方式。
但要说完全消失那也不现实。就像小区门口突然多了几家"养生馆",装修得跟真的一样。不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他们家的技师上班时间特别规律——都是晚上8点来凌晨2点走。
线上的"新战场"
现在最魔幻的是,有些姑娘在闲鱼上卖"原味袜子",详情页里却留着微信号。这操作骚的,扫黄打非办看了都得愣三秒。更绝的是抖音上那些跳舞的小姐姐,主页简介写着"加V看更多精彩内容"。
虽然这些新套路层出不穷,但要说彻底根治也不现实。毕竟有需求就有市场,这个道理放哪都适用。只是现在都玩起"互联网+"了,反而给监管出了新难题。
执法的"新难题"
有个在网安工作的朋友说,现在最难查的是那些用虚拟货币交易的。比特币往钱包一转,连资金流水都查不到。更别说还有用外卖跑腿"送服务"的,这脑洞真是绝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这些隐蔽操作反而更危险。以前站街顶多治安处罚,现在搞线上那套,分分钟涉嫌组织卖淫罪。具体这些姑娘懂不懂这里头的法律风险,那就不好说了。
城市的"两面性"
晚上路过静安寺那边,豪车还是停满夜店门口。但你要说这是灰色产业吧,人家现在都挂着"商务KTV"的牌子。消费单据开的是"服务费",正经得能拿去报销。
这种"合法化"的操作,或许暗示着整个行业正在洗白。只是不知道这种转型,到底算是进步还是换个马甲继续玩。反正现在去这些地方,服务员都穿着得跟银行职员似的。
未来的"出路"
跟几个做夜场的朋友聊过,他们说现在最赚钱的其实是"陪玩"。打着电竞的名义,实际干什么全看客户需求。价格还明码标价:青铜段位198/h,王者段位598/h。
但要说这个行业会不会消失,我觉得够呛。就像小区里永远有理发店一样,有些需求它就是客观存在。只不过现在都学会穿个"马甲"了,反而让监管变得更复杂。
普通人的困惑
最后说个真事,上周我表弟来上海找工作,问我哪儿有"好玩"的地方。我愣是没敢给他推荐,毕竟现在连老上海都分不清哪些是正规场所了。这种变化,或许就是整治最明显的效果吧。
不过具体这种状态能维持多久,可能连执法部门自己都在摸索。反正现在的情况就是,明面上的看不见了,暗地里的更隐蔽了。这算好事还是坏事?还真不好说。
上海扫黄后站街女都去哪了
上海现在还有没有站街女
上海站街女2023最新消息
上海哪条街还有站街女
上海严打后小姐都去哪了
上海夜场现在安全吗
上海养生馆有特殊服务吗
上海会所现在还开门吗
上海警察查得严不严
上海哪里有隐蔽的娱乐场所
【文章结束】